老年人出现吐血、拉血,可能源于消化性溃疡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、急性胃黏膜病变等,需紧急就医,明确病因,采取针对性治疗。
1、消化性溃疡:老年人中,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较为常见,当溃疡侵蚀到血管时,可引起大量出血,表现为呕血和便血。消化性溃疡如不及时治疗,可能导致穿孔、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。
2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:常见于肝硬化患者,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,使食管胃底静脉回流受阻、曲张。若曲张的静脉破裂,会引发大量出血,出现吐血和拉血,且出血量通常较大,病情危急。
3、急性胃黏膜病变:严重的应激状态,如大手术、严重创伤、大面积烧伤等,或者大量饮酒等因素,可导致老年人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,引起胃黏膜广泛糜烂、出血。
4、全身性疾病: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白血病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,会影响凝血功能,导致身体各部位容易出血,包括胃肠道。
5、胃肠道肿瘤:胃癌、结肠癌等胃肠道肿瘤在老年人中较为多见。肿瘤组织生长迅速,容易发生缺血坏死,或侵犯血管,导致出血。早期出血量可能较少,随着病情进展,出血可逐渐加重。
除吐血、拉血外,老年人还可能伴随腹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、头晕、乏力等症状,一旦出现上述症状,提示病情严重,需及时就医。